拳拳报国心 殷殷桑梓情 舞阳县侨界人才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5-17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河南省舞阳县委统战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部署,把引进、培育侨界人才作为创新新时代基层侨务工作的抓手,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引导全县侨界人才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

一、守正创新,营造侨界人才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落实优惠政策,引进人才作用凸显。通过开展“侨法宣传周”“侨法三进”主题宣传和创建“侨胞之家”等活动,让侨界人士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归国留学人员薛晨辉投资400万元返乡创建松鹤疼痛康复医院,利用国外所学解除乡亲病痛。香港同胞张清玉、李群三和李佳泽来舞创建精神康复医院,发挥精湛的医术造诣,服务精神患者。台胞赖正杰受我县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投资创办舞阳广恒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精密电源开关和适配器,填补了我县精密电器产业的空白。台商蔡章富、陈志江投资1.5亿美元的纳米光学薄膜项目今年有望试运营,年利税可达6000万元。疫情期间,侨属殷亚东履职尽责抗疫情,医者仁心显担当,撰写了《抗击疫情防护用品短缺问题应引起重视》等信息,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加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切实为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建立侨务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首访负责制,及时对侨务信访案件梳理研判,掌握倾向性、苗头性的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美国西雅图河南同乡会会长、西雅图河南商会主席郭建伟反映位于我县文峰乡何庄村的祖坟被破坏,全家回乡寻根祭祖受阻的问题。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调查处理。专门明确统战部分管副部长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组织文峰乡、县自然资源、市场监督和侨办等相关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具体安排部署落实该项工作,切实做到把缘由搞清,情况摸透、情绪理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问题圆满解决。德籍中国媳妇伊斯特雷斯女士反映寻亲意愿后,我们不惜千辛万苦,久久为功最终帮其找到了亲人,并协助回乡拜祖,完成了寻根夙愿。

(三)创新服务手段,合作交流逐渐热络。邀请“世界侨商漯河行”代表团、“探寻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采访团和印度、西班牙等国外客商来舞考察。成功争取加拿大侨爱工程援医项目,县中医院获赠救护车一台。华侨魏基成夫妇“天籁列车”项目落户我县,为53名听障儿童争取价值10万元助听器。选送教师殷亚兵、刘晓磊等6人次赴印尼、老挝外派华文教学,积极宣传推介家乡,树立良好形象。我县参加“共同的记忆 共同的家园”两岸文化交流联谊活动,与来自台湾的102个团体进行了深度交流。我们依托县人民医院建立县三胞三属健康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健康服务,让在舞归侨侨眷切身体会到家乡人民的关怀,进一步坚定支持参与家乡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中国香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汝旭和香港华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侨商联合会副会长任华莅临考察,表示要发挥香港食品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相继邀请香港河南社团总会会长姚康、香港河南青年总会会长庄东江等团组来舞考察、洽谈合作,经贸往来日益热络。

(四)挖掘侨界潜力,培育人才成果显著。侨属王晨利用海外资金支持,引进上海良木优培婴幼教育项目,推动了我县优质学前教育跨越发展。争取到省侨办“侨生夏令营”项目,推荐2名品学兼优侨生赴黑吉辽参观学习。组织6批57人归侨侨眷参加省侨办举办的困难侨眷培训班,筛选6名侨眷到省妇女干部学校深造,取得家政服务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发挥优势,探索侨界人才干事创业的“舞阳实践”

(一)深入开展基本侨情调查。舞阳县现有国外境外人员700多人,港澳台侨人员200多人,在读留学生100多人,归国留学人员140余人。现有台侨企业9家,海外资金参股企业4家,捐建项目1个,在建项目4个,侨界人士已成为我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二)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拼经济。我县把以侨为桥抓招商作为发挥侨力的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服务,用足用好周交办、月讲评等工作机制,落实重点项目调度和项目建设周三现场办公日制度,严格要求各分包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积极转变做作风、搞好服务,在项目落地、项目管理、跟踪服务、协调配合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红红火火的良好态势。相继签约了泰国梭坤敬食品等一批投资额度大、产业契合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涉侨项目。我们将以最实政策、最优服务、最强保障、最大诚意,鼎力支持、全力服务,推动侨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目前,香港瀚鼎盛鑫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已完成新公司注册,公司名称为“河南斗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目前正在办理基本户开设工作。香港轲轲西里智能制造装备项目投资方在香港变更手续已办理完毕,项目方负责人禄彦春来舞办理外资注册手续。

(三)广泛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清底数 创特色 出成果 争一流”活动,实施台情侨情动态调查,完善涉台涉侨信息数据库,团结引导舞阳籍台侨人士不忘桑梓、服务家乡。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我县在巴侨胞王龙飞第一时间捐款50万元支援抗震救灾。按照“六有”标准,成功创建省级“侨胞之家”2个。帮助支持归侨侨眷创新创业,赢得全市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现场会在舞阳召开,2人分获创新之星、创业之星。依托我县贾湖遗址博物馆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顺利通过市级初审和省级复审,现已接待涉侨团组16批171人,有力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涉侨法律法规,完善涉侨身份认定、推进华侨身份证件便利化应用等政策措施;强化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为侨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规划;结合海外侨胞实际需求,将为侨服务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在归侨侨眷相对集中的乡镇和县直部门创建4家“侨胞之家”,依托河南银海律师事务所建立县三胞三属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协调县法院建立涉侨纠纷网上调处平台,开通诉讼绿色通道,让侨界人士足不出户解决诉求。

三、新侨赋能,彰显侨界人才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引领到位,凝聚“向心力”。坚持扛牢主体责任,强化协调联动,扎实做好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工作。在各乡镇建立归侨侨眷维权工作站,打通密切联系归国留学人员的“最后一公里”。在原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王文元家乡——保和乡袁集村建立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了做有阵地、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不断扩大贾湖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探索开展侨法集中宣传、侨情大调查和侨企大走访等10项“同心圆梦”活动,把归国留学人员引导到全力以赴拼经济上来,赢得全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座谈会在我县召开。

(二)服务到位,暖心“零距离”。按照“澄底子 育亮点 出经验 走前列”的工作思路,健全涉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倾听呼声,纾困解难。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侨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侨企做大做强。创建全市台侨人士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免费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免费鉴定发证,开通了侨企用工“直通车”。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无障碍、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服务体系。县委统战部牵线我县兴舞公司担保,帮助维立特公司解决融资难题。协调城投集团,落实华宝食用菌、百菌园等种植基地菌棒200余万,帮助国牧环保科技公司解决生物有机肥基料供应问题,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既实现了菌棒循环利用,又促进了菇农增收。

(三)谋划到位,画好“同心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的智力优势,推动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企业孵化“小升规”、专业团队招商和科技研发,把侨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漯河智慧岛陈巧娜总经理洽谈对接数字产业投资项目,推进我县数字产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舞莲面粉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种植优质小麦,每市斤高于市场价0.10元收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维立特化工公司总经理王洋胸怀发展大局,积极配合化工园区氯气管网铺设,有力支持了全县项目建设。在疫情和洪涝灾害期间,王洋总经理主动捐赠消毒产品,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舞阳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孔德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