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亚东:传承弘扬中医文化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次数:


中医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缕药香穿越古今。日前,“尹氏中医理气解郁疗法”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月10日,记者来到舞阳县人民医院,见到“尹氏中医”第七代传承人尹亚东,了解这个中医世家的传承故事。

百年传承 声名远播

清嘉庆年间,尹氏先辈尹国栋(1798年~1872年)于九街镇行医,创药铺并自任“坐堂先生”;二代传承人尹凤袍(1821年~1891年)临证50余年,至此“尹氏中医理气解郁疗法”已具雏形。尹氏中医历经200余年八代人传承至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所珍藏的医学书籍及药方等资料弥足珍贵,对弘扬中医药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尹亚东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他的爷爷尹清林就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1935年,尹清林从河南省立开封一中毕业后,回乡随父亲尹建芝学习中医。学成后与同窗好友创“二林堂中西医联合诊所”,“公私合营”时收归国有,为“舞阳县九街镇卫生院”前身。1988年尹清林创建“尹清林中医诊所”。遇到家庭条件困难的患者,尹清林总是免费为他们看病,乡亲们格外尊敬他。1996年5月老先生辞世,辞世当天还在床榻上为病人诊治,临终要求随葬收音机和纸笔——一是爱听新闻,二是一辈子看病没有看够。

尹清林一生临证60余载,把尹氏中医推向顶峰,“理气解郁疗法”成为尹氏中医鲜明的特点。因为善于从气论治疑难杂症且疗效显著,尹清林在病患中有“气先生”的美誉,声名远播舞阳及舞钢、西平、叶县、襄县、平顶山等周边。曾著《气郁述论》一卷十三篇,可惜后来损毁,仅存世《气滞血郁的一些探讨》手稿一篇。

据介绍,“尹氏中医理气解郁疗法”通过理气解郁,治疗气机失调导致的脾胃、肝胆、肠道、妇科、心脏、精神等各科疾病,理、法、方、药上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丰富、完善了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受益患者众多,社会认可度高。

幼承庭训 家学渊源

尹亚东现任舞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专家,民革漯河市直三支部副主委。他是医学硕士,医术精湛,常年坚守在一线,用医者仁心打动患者,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医文化。

“我小时候经常帮爷爷和父亲切药、洗药,为学习中医打下了基础。”尹亚东说,自幼耳濡目染,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小就立志从医。高中时,爷爷尹清林特意把中医诊所开至尹亚东就读的高中附近。课余及星期天、节假日,尹亚东就跟随尹清林侍诊、处方、取药。上大学前,他已经可以运用纯正的中医方法独立看病。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期间,尹亚东在整理、挖掘、传承家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博采众长,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诊疗特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在长期的坐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病案、医案,尤其在继承发扬家传“理气解郁疗法”方面颇有建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治疗专家组中医成员,尹亚东和专家组其他同事一起为疑似及确诊病人制订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连续撰写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十余篇,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2020年12月,他被民革中央评为抗疫工作先进个人。尹亚东说,治病救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是他做医生的初心。

言传身教 薪火永续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多方位的。尹亚东认为,中医的传承更多的是 “家师传承”,父子相传、师带徒,这是中医药文化一种重要的传承模式。尤其“中医世家”,既可完成学术的完整继承,也更易形成独特中医流派,造就中医大家。

尹亚东正是通过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医德医风影响周边人的思想、行为,在临床实践中传承延续中医药文化。他的儿子尹在田是“尹氏中医”第八代传承人,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马来西亚)仲景学院17级中医专业,已发表《百年传承、薪火永续》等国家级专业论文两篇。除培养家族子弟外,尹亚东依托舞阳县人民医院“尹氏中医传承工作室”,拓展“尹氏中医理气解郁疗法”的治疗范围,同时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和项目总结,还招收有学徒数名。

“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传承是中医发展的必然之路。”尹亚东说,“‘理气解郁疗法’是我家数代人的心血结晶,是有特色、有创新的中医疗法。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拓展该疗法的应用范围,努力提高疗效,积极带徒传承,以造福更多患者。”


来源:漯河日报